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刨根问底

自动驾驶王权争夺战的背后,站着失意的 Mobileye

06-21

最近有消息称,吉利汽车与 Mobileye 的合作已经结束。

纵览中国自动驾驶市场,似乎只剩下极氪一家在做Mobileye的拥护者。

合作结束的消息,无疑令一些极氪 001 车主感到恐慌,他们担心随后的辅助驾驶功能升级将得不到保证。

对此,尽管极氪相关负责人回应说:消息不真实,合作正常进行。可寥寥数语,难以打消车主们的担忧。

忆往昔,Mobileye 绝对是个王者。

1999 年,Mobileye 成立于以色列,最早于 2008 年开始推出 Eye Q 系列芯片和算法。

2014 年,Mobileye 推出 Eye Q3,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,并以 80 亿美元的市值,成功登陆美股。

据相关数据显示,2014 年,Eye Q 芯片的出货量为 270 万颗;2015 年 440 万颗;2016 年突破了 600 万颗;2017 年已高达 870 万颗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那时的 Mobileye,已经拿下了全球汽车安全驾驶系统 70% 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
如此向好的发展趋势,引得半导体巨头英特尔亲自下场,不惜用 153 亿美元的巨额代价将其收入麾下,化为私有。

但估计英特尔自己也没能想到,曾经自动驾驶市场霸主的 Mobileye,竟然在新时代的自动驾驶市场里,逐渐开始格格不入。

哪怕现在准备再次推动 Mobileye 进行 IPO,也困难重重。

在新智能汽车时代里,智能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不然也不会闹出“灵魂论”的一出好戏。

至于车企们,当然也不再甘心只做组装厂,而是期望去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。例如去发展自己的软件算法,以及数据的累积,类似这种心态的改变,却是堵上了 Mobileye 的拓展之路。

实际上,当“开放自研”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词,曾是 Mobileye 天堂之地的中国市场,如今也变成了沼泽泥泞。

早在 2020 年,Mobileye 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显露出了颓势,合作车企纷纷“出逃”。

2021 款理想 ONE 换成了地平线征程 3,蔚来 ET5、ET7 使用英伟达 Orin,特斯拉搭载自研芯片 FSD,奥迪打算更多车型配置英伟达芯片,大众转向了高通。

仅宝马和大众两个大客户的流失,就足够让 Mobileye 大失血,更何况在中国市场,Mobileye 还丢了理想、蔚来两个优质客户。

如果非要去总结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,或许可以这么说——Mobileye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。

Mobileye 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单形容为:芯片+摄像头+算法打包出售。

与其他芯片公司相比,Mobileye 更像是一个卖软件算法的公司,芯片反而成为了附件配套。

至于英伟达、地平线、黑芝麻等芯片厂商卖的则是芯片平台,既包括芯片本身,也涉及软件工具链和相关算法。

相对比而言,这种商业模式的自由度更高,也不会触碰到车企所谓的“灵魂”禁区。

而且就芯片产品而言,算力方面,英伟达遥遥领先、拔得头筹;成本控制方面,地平线的低功耗,可圈可点;另有芯驰、黑芝麻等一众国产芯片厂商,争先恐后、前仆后继;就连华为、高通也凭借自身的优势,参与了进来,准备分一杯羹。

当然最重要的还有,不要小觑车企本身对于自动驾驶能力的控制欲。

摸着特斯拉过河,关于车企如何发展自动驾驶,三步法或许是一种可行性方案:第一步,Mobileye+打包方案;第二步,英伟达+自研算法;第三步,自研芯片+自研算法。

事实上,如今的车企们就是这么做的,极氪在第一步,理想、蔚来、小鹏等则在第二步,至于是否能否实现自动驾驶芯片的自研,还需要时间磨合。

不久前的消息,理想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芯片公司;吉利、比亚迪、长城等传统车企也都有各自扶持的芯片企业;甚至走捷径的零跑,已经是率先实现了自动驾驶芯片的自研量产……

所以说,当如此明确的路线摆在眼前,注定成为过去式的Mobileye不去改变,如何能够获得国内车企的青睐呢?

中国市场上,竞争对手如狼似虎,仅是英伟达一家,就压得 Mobileye 喘不过气来;再加上不甘人后的造车新势力们,恐怕非得把特斯拉的路子走通不可。

往后的日子,Mobileye 还能否在中国市场上有立足之地,真的难说。


文 | 木子Yanni

嗨,这里是浅黑科技,在未来面前,我们都是孩子。

想看更多科技故事,欢迎戳→微信公众号:浅黑科技:qianheikeji

自动驾驶王权争夺战的背后,站着失意的 Mobileye(图1)


版权保护: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smtp.qianhei.net/paogenwendi/4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