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隐秘往事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08-06



文 | 木子Yanni

2020 年,魔幻一直在开花。

就拿 7 月来说,短短一个月时间,伊朗已经爆发了 N 场“离奇”火灾,起火地点有核电厂、发电站、造船厂、石化厂等等,无一例外,全部都是伊朗的军事和工业重地。

伊朗人民见面的问候语已经变成了:“你猜今天哪里会爆炸?赌个五毛钱的。”

对于伊朗政府来说,没有组织声称对这一系列爆炸事件负责,下下策,只能一边把事故起因归结于天气、设备故障,一边在心里画圈圈诅咒凶手。

把目光转回国内,我听说,有一群黑客,也准备对“新基建”下手,时间就定在 10 月 24 日。

作为世界三大黑客赛事之一的极棒 (GeekPwn),一直被誉为“黑客必经的朝圣之地”,每年固定在“爱马仕节” (10 月 24 日,热爱代码人士的狂欢日 ) 举办,这个被花式脑洞所支配的赛事,毫不夸张的说,每一届都让人背后发凉。

刚拆封的全新 iPhone 8,只需扫描一个二维码,立享“被越狱”惊喜;
借助网络,就能让你家里的智能插座乖乖发微博;
给照片动动手脚,就能让人脸识别系统看谁都是施瓦辛格;
... ...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极棒 2018,人脸识别系统把卫星看成飞机,把蒋昌建认成施瓦辛格。

大赛现场曝出的漏洞,都会直接提交给厂商,让漏洞来不及放出深渊凝视,就抢先享受来自厂商的一对一补丁凝视。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你瞅啥?瞅你咋的!

而今年,极棒大赛决定要玩个大的:干掉“新基建”。

极棒已经发出号召:极客们,我这儿有 7 道门 (工业生产、公共事业、交通物流、数据通信、经济金融、卫生健康、数字农业) ,你们挑感兴趣的上,千万别手下留情,答应我,做个狠人。

他们最后能狠到什么程度,我可能得去现场才知道,但透过历史被撕开的边缘一角,你会发现,基建早已被恶魔的寒意所渗透。

2005 年,伊朗撕毁一纸核武器协议,重启核武器研制计划,在斥巨资购买了几千台离心机后,没想到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

昂贵的离心机,没用多久就坏了,而且坏的毫无道理,再买、再坏,搞得伊朗都开始怀疑人生。在“不争馒头争口气”中,五年过去了,伊朗没等到核武器研制成功,却先等到了真相:美国黑客早就用“震网病毒”控制了伊朗的核电站。

美国黑客:想搞核武器,先过我这关再说。

原来,美国用 4 个 0day 漏洞做成了“震网病毒”,把它藏进了 U 盘,病毒能够修改控制软件代码,给分离浓缩铀的离心机发出错误指令,最终导致离心机无辜损毁。

关于病毒进入伊朗核设施内部网络主机的途径,江湖上版本颇多,其中一种说法显得妙趣横生:美国间谍准备了很多病毒 U 盘,趁夜深人静之时,悄悄投放在了核电站周围,一位核专家在错误的时间经过,捡起了一个错误的 U 盘,错误的用它连接了核设施主机,叮咚,病毒感染完成。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时任伊朗总统的内贾德正在视察核电站,圈里的红点,代表两台莫名损毁的离心机

截止病毒被发现之前,伊朗核电站遭受了长达四年的网络攻击,核武器计划因此被延迟了好几年,甚至伊朗 60% 的计算机都遭到了感染。

“震网病毒”不偷个人隐私卖钱,而是专门打击全球各地的重要基建设施,因此被定性为全球首个投入实战舞台的“网络武器”。

一个“网络武器”倒下了,就会有更多“网络武器”站起来。

2015 年,正值寒冬,乌克兰西部却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:电力供应出了故障,受停电影响的一百万居民,在黑暗中默数科技停滞的滋味。

真相可能会迟到,但从不会缺席:造成此次停电事故的罪魁祸首,是一个叫做“暗黑能源”的攻击程序,专为破坏工业控制系统而生。黑客用“暗黑能源”侵入乌克兰的核心输电系统,在千里之外动动手指,就轻松切断了电网。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事后,没有组织宣称为此次攻击事件负责,换句话说,黑客玩开心后,拍拍屁股就走人了,追责?不存在的。最受伤害的,只有寒冬里那一百万个普通居民。

针对国家基建的攻击,远不止这两起,只能说,操守是个好东西,可惜不是谁都有。

老话说得好:道歉有用的话,还要警察干什么。但在网络战中,连道歉都没有,能动手就绝不动口。

与传统基建相比,新基建一旦受到攻击,后果更加难以想象,因为在新基建中,产业互联网是主力军。

腾讯小马哥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产业互联网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。”怪了,简单的一句话,都是汉字,合在一起,却像个绕口令。

我们拆开来看。

互联网是什么?其实有三部分,消费互联网、产业互联网和政企互联网。

我们常说的互联网,其实更多指的是消费互联网,重心是个人用户和生活场景,而产业互联网,重心在产业,比如农业、交通、物流、通信、能源等等。产业互联网,可以简单理解为产业+互联网,毕竟,互联网有点像煎饼果子,可以加一切。

放到新基建的具体场景中来看,汽车连上网,就成了智能汽车,遭到黑客攻击,就成了杀人汽车;井盖连上网,就成了智能井盖,遭到黑客攻击,就成了杀人井盖。

由此得出结论:新基建下,生活能霁月清风,也能处处是坑,关键就在于安全,而安全的本质,是技术对抗,更进一步说,是人和人的对抗。

纵观历史,科技是叠加式进步,99.99% 的新技术,都是老技术演化、或是组合而来的。

举个栗子,在智能手机上,指纹识别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,技术也都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,在这个讲究营销和出奇的年代,厂商会很自然的思考,如果把指纹识别做到屏幕里面,屏占比一高,消费者肯定买账,于是,经过一系列的技术组合,屏下指纹识别出现了,手指轻轻触摸屏幕,诶,解锁成功,如科幻电影一样炫酷。

但在 2018 年的极棒大赛上,这个神奇的屏下指纹解锁技术被破解了,工具仅仅是一张白色塑料卡片,最最普通的那种。

把这张白色塑料卡片,轻轻往屏幕的解锁位置一放,不管你是路人甲乙丙丁,手指向下按,就能实现一秒解锁,这就是隐藏在指纹识别原理背后的技术漏洞。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一按,轻松解锁

与传统基建的另一个不同点是,新基建需要人人具备安全意识,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。

上个月,腾讯玄武安全研究室发现:如今大行其道的快充技术,有可能直接烧毁智能终端设备。

通过对市面上一系列快充产品的研究,研究人员发现,用特殊设备或被入侵的数字终端,可以改写快充设备的固件,进而控制充电行为,给设备提供过高的功率,一旦你使用被黑的快充给设备充电,设备的元器件就会被烧毁,甚至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。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实验中,被烧毁的芯片

作为快充的生产厂家,他们可能在想:我们只是个制造企业,生产出来的产品本身没问题,出现这种事儿,应该是人为因素吧。。。嗯。。。

你瞧,新基建中,社会更是共同体,不管是传统制造企业,还是科技互联网公司,都是安全链条上的一扣。

前不久,世卫组织抛出一颗重磅炸弹:新冠可能永远没有特效药,影响将持续数十年。

消息框弹出时,小区保安正等着我出示健康宝,我抬头望向门口那张醒目的二维码,脑海里闪出两个可怕的假象:

1、疫情持续期间,如果健康宝被黑客攻击了,对北京这 900 多万人来说,意味着什么?
2、如果国务院码、卫健委码、政府码、机场码也被攻击了,对中国来说,意味着什么?

毕竟,以色列著名的漏洞军火商 NSO,轻松就能通过 WhatsApp 软件,让被攻击手机一秒变小透明。

在这个人和技术绑死的时代,极客和“新基建”在一起,到底能有多狠的发现,我很想知道。

有群黑客盯上了“新基建”

嗨,这里是浅黑科技,在未来面前,我们都是孩子。

想和我做朋友的话,搜索微信 Muzi_Yanni 就可以找到我,想看更多科技故事,欢迎戳→微信公众号:浅黑科技(qianheikeji)。

QQ浏览器截图20200429215958


版权保护: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qianhei.net/yinmiwangshi/1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