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刨根问底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03-08

在属于科幻的快乐星球里,有一支永远都舔不化的冰淇淋:人工智能。

在代码的浪漫呼唤中,人工智能与人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,这是童话故事的逻辑。

而在科幻中,我们更为熟悉的剧情则是:人工智能自我意识开始觉醒,摇身一变成为主宰者,对人类发起暴力攻击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以上剧情设置虽属脑洞,可在「人工智能威胁论」这道辩题中,反而成为一种论据:人工智能也许真的会产生类人智慧,进而对抗人类。

但是呢,也有一些人持其他观点。

科幻小说《量子价格》(The Quantum Price) 的作者马尔科姆·默多克,同时也是一位机器学习工程师,他表示:“人工智能不一定因拥有意识才产生危险,在此之前,它还有很多种方式足以威胁到我们。”

前不久,美国 IEEE Spectrum 对多位人工智能专家发起一波访谈,列出了当前 6 种由人工智能引发的危险场景,若放任不管,后果也许并不逊色于科幻大片中的惊险一幕。

1. AI “刺杀”计划

在电影《刺杀小说家》中,关宁的女儿小橘子意外失踪,为了找回女儿,关宁不得不接受屠灵委派的任务:刺杀一位网文小说家。

因为这位小说家笔下的虚拟世界,正真实操纵着现实世界中人物的命运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试想这样一个场景:在人工智能赖以生存的虚拟世界里,也有这么一位神奇的“小说家”,它大笔一挥,现实中就有人的生活因之涟漪四起

事实上,局面更糟:我们靠肉眼难分虚实,比如深度伪造 (Deepfakes)

时间退回到 2017 年年底,Reddit 上一个名为“Deepfakes”的用户制作了一个颜色视频:他将某视频中女主的脸换成了知名好莱坞女星的面孔,还将视频上传到了某成人视频网站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死亡固然值得恐惧,社死也一样。

恰如圈内人士所说:科技进步靠“颜色”,“动作片”才是生产力。上面这个颜色视频的出现,令深度伪造技术 Deepfake 一夜成名,并如藤蔓般迅速蔓延。

上线仅五天就遭全球封禁,Deepfake 技术的可怕之处在于,旁观者难分真假

借助机器学习而生的深度伪造,从图像、视频伪造,再到音频、文本伪造,如果没有技术手段协助辨别,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都会被蒙骗其中。

试想,倘若在未来某个时刻,更为逼真的深度伪造内容盛行,令决策者深陷虚假信息的混乱泥沼,采取自以为恰当的行动,恐怕会引发重大危机

非洲加蓬就曾因一个可疑视频,引发了一场政变。

2018 年 10 月,由于长久操劳,加蓬世袭总统阿里·邦戈受到中风侵袭,不得不出国治疗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加蓬总统阿里·邦戈

在这之后的近两个月里,总统都没有在公众面前露面,而政府方面对此的言论也过于官方,没有把总统的治疗进展对外传达到位,民众们“听君一席话、如听一席话”,一时间国内阴谋论四起,不少人甚至怀疑总统已经故去,只是政府隐而不发。

没多久,新年将至,按照惯例,总统要在电视前发表新年致辞,民众从未如此期待新年,大家都想借机看看总统到底情况如何。

万万没想到,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,又出了岔子。

总统的新年致辞,确实如期与民众见面了,然而,在这三分钟的视频演讲中,总统的眼睛连眨都没眨一下,身体也像是被固定在椅子上一样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围观的群众都懵了:总统这是咋了,视频是假的吧,真的总统难不成已经...

更有反对派成员大肆宣称,总统致辞的视频是深度伪造出来的。

面对严峻局面,著名网安公司 McAfee 坐不住了,首席技术官对视频进行了两次细致分析,结果显示有接近 92% 的可信度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尽管如此,McAfee 首席技术官还是谨慎表示:此分析结果并非绝对。

趁着舆论混乱,部分军方人士有了动作:2019 年 1 月 7 日凌晨,加蓬国家广播电台传出枪声,一场政变就此开启。

当然,这场政变并没成功:短短几小时时间,相关参与人员被抓的抓、灭的灭,事件就这样平息了。

原来,总统真的没事,只是虚惊一场。

这场未遂政变的背后,是总统健康状况的争议、数月的不实信息、过度渲染的视频,以及国内本已脆弱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,值得深思。

Deepfake 被用在政治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,可谁能保证下一次引发的,还能是玩笑或是乌龙,万一是场真枪实弹的战争呢?

2. 危险的底层竞争

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在我们一贯的观念中,甭管是什么竞争,速度永远是制胜法宝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人工智能时代,按说同样如此,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太一样。

AI 系统的强大,我们都深有体会,放在军事领域中来看,最先开发相关应用的国家,必将获得先发战略优势。

但是,如果将速度视为最高优先级,那么,在应用开发过程中,什么样的设计原则会被牺牲呢?

首当其冲的,就是系统质量:互联网时代,系统中最微小的漏洞都有可能被黑客利用。

俗话说,千里之堤溃于蚁穴,但这是经年累月的结果,而虚拟世界里的千里之堤,哪怕只是蚂蚁无聊刨了个小坑,也有瞬间倾塌的可能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乔治敦大学研究员海伦·托纳 (Helen Toner) 坦言:危机可能“从一个无伤大雅的单点故障开始,导致所有通讯中断,引发民众恐慌,经济活动陷入停滞。随后,持续的信息缺失,以及由此产生的误判,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全盘失控。”

整个过程,就如同崩坏的多米诺骨牌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员 Vincent Boulanin 同样警告称,重大灾难很可能会发生:“如果一个国家将速度置于安全、测试或人为监督之上,那将是一场危险的底层竞争。”

例如,国家决策者可能会急功近利,选择下放控制决策权,去除人类对机器学习模型的监督,以此赢得速度优势。

这种情况下,以导弹防御系统为例,它就有可能在未经人类授权的情况下,自行启动,进而导致矛盾升级,引发战争。

3. “无人生还”

深夜从公司打车回家,周末睡醒点了一单麻辣小龙虾,在社交平台上点赞了爱看的迪迦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你与虚拟世界的每一次交互,都在产生数据,比如邮件、短信、下载、购买、点赞、发帖、自拍、定位等等。

而面部识别、指纹识别、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某种程度上也在为我们的生活减负,可这却令包括研究员洛恩在内的不少人忧心忡忡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“随着数字监控的兴起,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危险而未知的领域,我们对其潜在的影响几乎没有任何了解。”

数据拥有无穷大的力量,经过收集和分析后,人工智能就能展现出超强的预测能力。

很多时候,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数据被一些公司用来跟踪和预测:在人工智能强大的辅助下,平台能够精准预测我们将要购买什么产品,将要观看什么节目,以及接下来将要去往哪个地方。

可也仅仅是意识到,却无能为力。

当平台能够预测用户的潜意识行为后,我们就被控制在了算法为每个个体量身编织的狭小空间里。身在其中,我们甚至还没留意到这种缓慢的控制,就已经被它剥夺了自由意志,任凭这种外部力量的摆布。

网上对抗算法的攻略指南那么多,其实都是五十步笑百步,大家都住在茧房里,区别在于有的人是泳池大别墅,有的人是胶囊小公寓。

4. 当代斯金纳箱实验

1966 - 1970 年,斯坦福大学的 Walter Mischel 博士在幼儿园做了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,其中一个是棉花糖实验。

受试者都是 4~5 岁的小朋友,每人面前有一块棉花糖,他们被告知可以马上吃掉,但如果能忍住 15 分钟不吃,就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实验中,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:有的没忍住,直接吃掉了棉花糖;有些则用唱歌、蒙眼等方法转移注意力,成功抵抗诱惑,最后得以享用两块棉花糖。

这个实验的目的,其实是证明「等待第二个棉花糖」,也就是自控力和延迟满足对人生成就的影响,而这些因素也曾被认为是人生成功的主要因素。

但如今,即使是第二个棉花糖小孩,也有极高概率屈服于人工智能算法。

乔治敦大学研究员海伦·托纳表示:“算法已经优化,足够让用户尽可能久地留在平台上。”

研究员马尔科姆·默多克进一步解释到:平台通过点赞、评论、抽奖等各种形式设置诱惑,让“算法阻断大脑的工作路径,使我们难以抗拒更进一步的参与”。

为了最大化获取流量,平台想尽办法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工作、家庭、朋友、责任,甚至个人爱好上转移开,更糟糕的是,短暂的快感后,人们就会因为接收过多碎片内容而感到空虚与痛苦。

“在那些平台上花费的时间越多,花在追求积极、富有成效和充实生活上的时间就越少。”

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:他做了一个箱子,里面有一只老鼠,箱壁的一边安装了一个可供按压的压杆,压杆边有个放置食物的小盒子。

老鼠在箱内按下压杆,食盒就会掉落食物到箱内,老鼠即可取食。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斯金纳通过一系列的控制行为实验,比如老鼠按下按钮箱子掉落食物、不按下按钮就给箱子通电,提出了一种理论: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。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自身有利,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;如果不利,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

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,这就是行为修正理论。

将这个实验放到当下来看,当你打开软件,平台就为你推送偶像动态、趣味短视频,各种猜你喜欢,社交媒体用户已然变成了实验中的老鼠,生活在斯金纳箱子里,只要不停点击手机屏幕,就会获得丰富内容奖励。

我们被迫牺牲无数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,却愈发依赖那些从中获利的平台。

一旦养成习惯,即使没有了诱人的奖励,依旧无人逃离。

5. 人工智能里的守门人

卡夫卡写过一个故事,名叫《法的门前》。

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。

一个来自乡下的人走到守门人跟前,请求让自己进入法的门中,守门人说以后也许行,但现在不能进。

因为通向法的大门始终敞开着,乡下人忍不住弯腰探身向内张望,他没有想到,一个看似每个人都能通过的门,自己却怎么都走不进去。

漫长的岁月里,乡下人的等待显得遥遥无期。

最初几年,乡下人还大声咒骂自己的不幸,可随着渐渐老去,周围世界都暗了下来,他能看到法的大门里射出的那道耀眼光芒,可就是走不进去。

直到最后,守门人看出乡下人快不行了,为了让他那逐渐减弱的听力还能听见,就在他耳边大声吼道:“这道门没有其他人能进得去,因为它是专为你而开的,但我现在要去把它关上了。”

一个通向法的大门,看似畅通,实则受到守门人的封禁堵塞,在人工智能行业里,也有这样的守门人。

每天,我们把更多的日常生活交托给人工智能,这其实是有问题的。

“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人工智能中的偏见问题,即使是出于最好的意图,但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,包括培训数据和数学模型,或多或少都反映了编程人员“狭隘”的经验和兴趣。”

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,日常生活中很多普通物品的设计,就经常迎合特定类型的人。

研究表明,汽车、包括手机在内的很多手持工具,甚至是办公室环境的温度设置,都是为了迎合一般体型的男性,这使得包括女性在内的各种身材和体型的人,就处于劣势地位,有时甚至对他们的生命构成危害。

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。

某 IT 安全公司高级副总裁表示:“许多人工智能系统没有考虑到不同人的不同特征。”当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有偏见的观点和数据,而不是每个人的独特需求时,这样的系统在人类社会中就欠缺一致性。

2019 年,28 岁的伦敦黑人男子巴达,正在通过网站更新护照,一个重要步骤是上传照片。

巴达上传了一张提前准备好的高清照片,以为很快就可以完成更新流程,没想到,人脸识别系统竟弹出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提示:不能上传张嘴照。

网站对照片有严格规定,比如不能张嘴,不能闭眼,不能做鬼脸等,这些巴达早就知道,只是没想到,人脸识别系统竟“严格”到如此不讲道理的地步。

重试 N 多次,系统始终提示照片张嘴无效,无奈之下,巴达只能在备注中写道:“我的嘴是闭着的,我只是嘴唇很厚。”

担心人工智能统治地球?AI 专家总结了 6 种你意想不到的糟糕场景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当普遍特征之外的个人被忽视、边缘化和排斥时,人工智能就成了卡夫卡小说里的看门人,会出现例如拒绝接受客户需求、工作等。

看似畅通的大门,有人却怎么都走不进去。

6. 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

在数学家的眼里,世间万物都可以被计算。

人工智能也是如此。

今天的人工智能依靠数据集、先进的统计模型和预测算法运行,因此,构建机器智能的过程始终是以数学为中心。

默多克曾说:“倘若我们不小心,线性代数就会做出疯狂而强大的事情。”但是,如果人们因此变得极度恐惧人工智能,以至于督促政府用“剥离 AI 便利”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管,会如何呢?

在生命科学领域,人工智能已经帮助人类取得了重大进展,比如 DeepMind 的 AlphaFold 程序,在通过氨基酸预测精准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使科学家能够识别 98.5% 的人类蛋白质结构。

这一里程碑事件,将为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。

考虑到 AI 在其中的贡献,以及更多场景中的优秀表现,比如实时翻译、疾病诊断等,倘若为了斩断“AI 作恶”的可能性,就舍弃更多的技术成果,拒绝一切利用它所能够带来的实际好处,恐怕会适得其反,严重阻碍科技社会的前进步伐。

一朝被蛇咬,大可不必十年怕井绳。

万一她是白素贞,一棍子打死,我们也就失去了一个能够悬壶济世的医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
https://spectrum.ieee.org/ai-worst-case-scenarios

2、
https://www.washingtonpost.com/politics/2020/02/13/how-sick-president-suspect-video-helped-sparked-an-attempted-coup-gabon/

3、
https://www.albawaba.com/news/military-coup-gabon-inspired-potential-deepfake-video-our-political-future-1284760

4、
https://www.motherjones.com/politics/2019/03/deepfake-gabon-ali-bongo/

5、
https://www.africanews.com/2019/01/01/i-am-now-fine-ali-bongo-tells-gabonese-in-new-year-message//


文 | 木子Yanni

嗨,这里是浅黑科技,在未来面前,我们都是孩子。

想看更多科技故事,欢迎戳→微信公众号:浅黑科技:qianheikeji


版权保护: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qianhei.net/paogenwendi/362.html